[1][10][13][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5, 7, 7. [2][英]马尔科姆·卢瑟福著, 陈建波等译.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104. [3][美]乔治·霍兰萨拜因著, 邓正来译.政治学说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下):306. [4][5][英]卡尔·波普尔著, 何林等译.历史主义贫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43, 58. [6][英] 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 邓正来等译, 法律、立法与自由[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0(1):56. [7]罗斯.社会控制[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10. [8]何俊志等编译.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87, 135. [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 吴寿彭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372, 109. [11][美]詹姆斯·W.西瑟著, 竺乾威译.自由民主与政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13. [12][18][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 竺乾威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人民出版社, 2008:3, 6, 4. [14][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4):2, 532.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人民出版社, 1995(3):617. [17][德]柯武刚、史漫飞著, 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119. [19]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30. [20]宋清华.经验、理性与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356. [21]欧阳英.辩证地看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J].光明日报, 20130402. [22]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382. [23]高兆明.制度伦理研究——一种宪政正义的理解[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470. [24]列宁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4):713. [25]薛汉伟、王建民.制度设计与变迁——从马克思到中国的市场取向改革[M]. 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3:29. [26]转引自钱颖一.中国市场化过渡的制度基础[J].胡鞍钢主编.中国走向[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171. [27][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 阵郁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4. [28][英]卡尔·博兰尼著, 冯钢、刘阳译.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3. [29][30]习近平: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N].人民日报, 2014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