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正礼, 赵祝涛. 毛泽东坚持理论创新的历史特点和当代启示[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3, 5(5): 103-110. |
[2] |
张婷. 个人信息认定标准的适用困境与出路—— 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解释路径[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3, 5(3): 106-114. |
[3] |
陈凯, 朱伟丽. 农户绿色生产驱动机制构建研究—— 基于TAM-SLA理论框架[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3, 5(3): 71-79. |
[4] |
魏波, 李夏洁. 坚持问题导向——深刻把握理论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3, 5(1): 5-11. |
[5] |
刘振江. 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论析[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2, 4(5-6): 31-37. |
[6] |
李智慧, 雷树虎. 培养和提升理论思维能力[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2, 4(4): 103-109. |
[7] |
刘诚. 数字经济规范发展的制度突破与建构[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2, 4(1): 41-51. |
[8] |
魏波, 赵晨希. 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统一中推进理论创新[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1, 3(6): 22-29. |
[9] |
赖信添, 王久高. 无产阶级政党目标理论研究[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1, 3(6): 36-44. |
[10] |
袁富华. 分享与人的发展:规范化理论视角[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1, 3(1): 27-35. |
[11] |
侯衍社, 侯耀文. 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0, 2(4): 11-20. |
[12] |
任晓伟. 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对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创回答[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0, 2(4): 5-10. |
[13] |
潘春玲, 邵景均. 新形势下政治监督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路径[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0, 2(4): 80-86. |
[14] |
王跃生. 家庭、家户和家考察的当代价值[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0, 2(3): 49-56. |
[15] |
田鹏颖. 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0, 2(2): 2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