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 29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1): 570. [3][5][6]高放. 没有自由就没有社会主义——关于自由与社会主义的学术通信[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1). [4]罗新璋编译.巴黎公社公告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22. [7][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54). [8][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 联邦党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66267. [9]李强.自由主义[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172. [10]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57.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 189. [12]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P.87. [13]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364. [14][法]麦克尔·勒威.马克思和韦伯的资本主义批判[J].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7(5). [15]约翰·密尔.论自由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0. [16][英] 约翰·穆勒. 功利主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8:10. [17][18][英] J.S.密尔.代议制政府[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2526,26.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507. [20]Francis Fukuyama,“The End of History?” The National Interest,1989,Vol.16,pp.318. [21]Stephen Holmes,Passions and Constraints: on the Theory of Liberal Democrac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