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2020, Issue (1): 12-16.

•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现代性方案的历史坐标

邹广文, 张九童   

  • 收稿日期:2019-12-26 出版日期:2020-02-11 发布日期:2020-03-31
  • 作者简介:邹广文,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九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
  • 基金资助:
    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现代性文化自觉与培育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2019M660706)

  • Received:2019-12-26 Online:2020-02-11 Published:2020-03-31

摘要:

近代以来,中国被动性地进入了现代化实践和现代性探索,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重任,并在终结救亡话语逻辑的同时获得了推动启蒙话语逻辑完全意义上的主体资格,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进程,现代性培育才逐渐有了独立的理论话语。从终结对西方现代性的精神依附到实现对美苏为代表的不同类型现代性的借鉴与超越,再到推进新时代中国现代性的历史性创造,这一个个历史坐标,既展现了中国现代化实践的伟大创造,又彰显了中国现代性方案的民族智慧。

关键词: 中国现代性, 历史坐标, 新中国成立, 改革开放, 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