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2024, Issue (4): 63-73.

• 学习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上一篇    下一篇

数字习惯与日常生活的数字化重构

付文忠, 王世军   

  • 收稿日期:2024-06-18 出版日期:2024-08-28 发布日期:2024-09-27
  • 作者简介:付文忠,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世军,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 基金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辩证法学派对《大纲》的新阐释研究”(21FKSB041)

  • Received:2024-06-18 Online:2024-08-28 Published:2024-09-27

摘要:

数字习惯是数字时代的产物,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数字设备和服务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行为模式,是人们对数字技术强烈、持续参与的内化。从技术哲学的视角看,数字习惯是一个数字机器对我们的关系、行为和品味进行重构的算法过程。这些数字习惯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这取决于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积极的数字习惯是日常生活与数字技术融合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因为它能够以一种增强而不是削弱我们生活的方式去使用数字技术,能够利用数字技术推进人类文明的新发展。数字习惯也可能是消极性的,不良的数字习惯会导致人们数字成瘾、注意力涣散、身心健康下降、人与人关系疏离。今天相当多的人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数字陷阱,不良的数字习惯严重冲击了日常生活的正常秩序。因此,探索建构健康的数字习惯是一项新的文化任务,它鼓励人们勇敢面对社会生活的重大变迁,对数字技术与数字习惯相互建构的运行机制展开研究,并在推进数字技术服务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中,努力从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消除数字混乱,探索以一种平稳、有序和有效的途径,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向着积极的、全新的数字化生活方式过渡。

关键词: 数字习惯, 日常生活, 数字化重构, 数字陷阱, 技术哲学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