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谢永乐, 王红梅. 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协同—绩效”体系探究—— 基于动态空间视域[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1, 3(4): 57-66. |
[2] |
于法稳. “十四五”时期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困境与对策[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1, 3(1): 44-51. |
[3] |
孙玉栋, 梅正午. 医疗保险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基于京津冀地区的实证分析[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9, 1(6): 19-27. |
[4] |
陈晨, 刘冠军. 实现高质量就业与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研究[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9, 1(3): 42-50. |
[5] |
陆杰华, 刘芹. 转型期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制机制探究[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9, 1(3): 88-94. |
[6] |
崔晶, 马江聆. 区域多主体协作治理的路径选择—— 以京津冀地区气候治理为例[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9, 1(1): 77-84. |
[7] |
陶倩倩, 刘汉峰. 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思考[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9, 1(1): 99-105. |
[8] |
吴莉娅. 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机制研究[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8, 0(6): 86-90. |
[9] |
王希鹏. 新时代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路径思考[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8, 0(6): 97-103. |
[10] |
傅京燕, 芳芳. 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绿色供应链研究[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8, 0(5): 80-85. |
[11] |
赵旭光, 李红枫. 从法治视角探究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8, 0(4): 91-96. |
[12] |
邢华, 邢普耀. 大气污染纵向嵌入式治理的政策工具选择—— 以京津冀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为例[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8, 0(3): 77-84. |
[13] |
和军, 张紫薇. 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背景与重点—— 兼评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效果[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7, 1(6): 33-41. |
[14] |
黎元生,胡熠. 流域生态环境整体性治理的路径探析—— 基于河长制改革的视角[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7, 1(4): 73-77. |
[15] |
蒋海军. 科技园区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研究—— 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例[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 1(3): 36-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