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肖祥. 公民道德信任建立析论[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9, 1(6): 54-61. |
[2] |
杨菊华, 刘轶锋. 论新时代优良家风的历史溯源与主要意涵[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9, 1(2): 67-74. |
[3] |
莫纪宏. 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7, 1(5): 12-20. |
[4] |
杨威, 刘宇. 论当代家风“场域—惯习”的运作逻辑——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的思考[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7, 4(2): 68-74. |
[5] |
田旭明. 发挥国家纪念仪式在涵育核心价值观中的载体功能[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7, 1(1): 64-68. |
[6] |
李泽泉. 德法并举:规范视域下的公民价值观教育[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 1(5): 58-63. |
[7] |
夏文斌,王晨.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路径——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论述[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 1(5): 64-67. |
[8] |
张筱荣, 王习胜. “微时代”背景下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究[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 1(4): 52-57. |
[9] |
薛志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区域化践行探索—— 以江苏区域文化精神为例[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 1(4): 58-62. |
[10] |
双传学. 社会转型时期的公共道德建设[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 1(3): 52-57. |
[11] |
何海兵,沈志莉. 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人的精神生活建设[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 1(3): 58-63. |
[12] |
宋小红. 价值共识及其形成路径探析[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 1(3): 64-69. |
[13] |
喻文德.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建设[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 1(2): 61-66. |
[14] |
苗瑞丹. 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与功能探究[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 1(2): 67-72. |
[15] |
郭维平. 社会价值观变迁与核心价值观培育—— 以改革开放以来的浙江为例[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5, 1(5): 7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