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凯. 信息干预对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分析[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0, 2(5/6): 126-131. |
[2] |
陈凯, 高歌. 绿色生活方式内涵及其促进机制研究[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9, 1(6): 92-98. |
[3] |
杨奎, 孙照红. 科学把握新时代政德建设的实践逻辑——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德的重要论述[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9, 1(4): 87-93. |
[4] |
杨菊华, 刘轶锋. 论新时代优良家风的历史溯源与主要意涵[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9, 1(2): 67-74. |
[5] |
袁富华, 张平. 经济现代化的制度供给及其对高质量发展的适应性[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9, 1(1): 39-47. |
[6] |
周杨. 美好生活视域下的绿色生活方式构建[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9, 1(1): 85-91. |
[7] |
莫纪宏. 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7, 1(5): 12-20. |
[8] |
张三元. 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与人的全面发展[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7, 1(5): 86-92. |
[9] |
孔祥智. “三权分置”的重点是强化经营权[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7, 1(3): 22-28. |
[10] |
杨威, 刘宇. 论当代家风“场域—惯习”的运作逻辑——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的思考[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7, 4(2): 68-74. |
[11] |
田旭明. 发挥国家纪念仪式在涵育核心价值观中的载体功能[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7, 1(1): 64-68. |
[12] |
夏文斌,王晨.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路径——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论述[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 1(5): 64-67. |
[13] |
张筱荣, 王习胜. “微时代”背景下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究[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 1(4): 52-57. |
[14] |
薛志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区域化践行探索—— 以江苏区域文化精神为例[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 1(4): 58-62. |
[15] |
双传学. 社会转型时期的公共道德建设[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 1(3): 52-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