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
导航切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编 辑 部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在线投稿
编读往来
联系我们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2期 刊出日期:2016-05-03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Select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四大基础
,韩庆祥
2016 (
2
): 5-9.
摘要
(
1967
)
PDF
(681KB) (
1337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这里的“新思想”是比“新理念”“新战略”更具有涵盖性、包容性、通透性的一个概念,实际上包括“新理念”和“新战略”,“新理念”和“新战略”都是“新思想”的不同体现。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来表述新一届党中央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有其存在的历史基础、现实基础、理论基础和政治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科学理解习近平命运共同体思想
陶文昭
2016 (
2
): 10-15.
摘要
(
2054
)
PDF
(969KB) (
1290
)
习近平提出的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的深刻认识,是主观上的思想解放,是中国对国际战略的一种富有远见的顶层设计。命运共同体内涵丰富,包含平等互信的新型权力观、合作共赢的共同利益观、包容互鉴的文明观,是具有前瞻性的新的战略理念,它以构建周边、地区和发展国家命运共同体为基础,倡导各种形式和层次的国际合作,把硬措施与软理念结合起来,推动命运共同体建设。要科学辩证地把握习近平命运共同体思想,命运共同体是复杂的、矛盾的,构建命运共同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论习近平“两个治理”重要思想
胡振良
2016 (
2
): 16-21.
摘要
(
2183
)
PDF
(991KB) (
990
)
习近平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和“推进全球治理更加公平合理”的重要思想反映世界潮流、中国要求,是继往开来、深化改革的创新和创造;是新阶段我们党关于治国理政基本问题的系统观点体系,内容涵盖内政、外交、国防,涉及治党、治国、治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两个治理”的重要思想及其观点体系有对方向的坚定自信、对问题的深刻洞察、对大势的准确把握,丰富了中国经验、拓展了中国道路,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和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中国道路:社会主义现代性的中国实践
石红梅,周,峰
2016 (
2
): 22-26.
摘要
(
1829
)
PDF
(758KB) (
651
)
中国道路是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发展道路。它源于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根本坚持,源于中国社会主义60多年来的艰苦实践,源于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特征和发展主义的校正、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动实践和人本导向的价值追求中。确信中国道路,就是确认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的独特性。应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体”意义,加强和深化对中国道路历史性和独特性的研究,不断拓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彰显中国道路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建设
Select
共享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解读
刘凤义,李,臻
2016 (
2
): 27-32.
摘要
(
1353
)
PDF
(757KB) (
946
)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生产力发展水平构成共享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共享发展的层次和范围。共享发展不仅包括成果共享,也应该包括劳动过程的共享。共享发展既有制度层面的共享,也有管理层面的共享。我国推进共享发展,公有制企业要努力实现制度层面和管理层面两个层次的共享;非公有制企业要在管理层面的共享发展上下功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中国经济二次转型的理论分析
袁富华,张平
2016 (
2
): 33-39.
摘要
(
1228
)
PDF
(1129KB) (
765
)
资本驱动的大规模工业化,使得中国成功跨越低收入陷阱,实现了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一次大转型。但是,随着原有规模效率模式赖以发挥作用的因素的消失,中国开始步入以城市化为背景的二次经济转型。面对这种趋势,保持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于效率模式的重塑,以内生性替代外生性、以内部化替代外向性、以外溢性替代外部性是二次转型的主要环节。为成功实现二次转型,在物质资本积累和广义人力资本积累之间进行再平衡,致力于消费结构升级和服务业效率提升,成为城市化新时期的重要路径保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一带一路”战略下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挑战与对策
赵春明,文,磊
2016 (
2
): 40-44.
摘要
(
2111
)
PDF
(929KB) (
1016
)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政府在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面临国际发展新形势大背景下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为构建新型开放型经济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回顾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历程,其经验为始终重视政府的作用,有步骤、分阶段实施,推行渐进式开放,积极寻求与国际标准对接,也为“一带一路”战略下全面深化开放型经济提供了有益借鉴。针对“一带一路”战略下发展开放型经济面临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尚待进一步改善、内部步调不够统一、跨区域整合能力有待提高和国内企业参与能力不足等内外挑战,应着重从加快推动制造业产业转移、国内各地积极融入、充分利用现有机制和与他国战略对接等四个方面有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建设
Select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原则
刘明合
2016 (
2
): 45-49.
摘要
(
1964
)
PDF
(743KB) (
594
)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应有之义,马克思恩格斯把唯物辩证法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确立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评价党的工作的最高标准,是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革命、建设、改革发展过程中始终不渝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落实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廉政问责多元参与机制的建构
胡洪彬
2016 (
2
): 50-56.
摘要
(
1288
)
PDF
(1135KB) (
706
)
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多元主体参与廉政问责程序可以从人民主权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善治理论等层面作出确证,同时也是提升廉政问责实效性的现实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廉政问责程序可以通过参与廉政问题的发现、廉政责任归属调查、廉政追责方式议定和廉政问责程序落实等模式来实现。当前要通过积极建构廉政问责程序的目标引导机制、任务分解机制、信息联通机制、衔接实施机制和能力建构机制等途径,推进多元主体参与廉政问责程序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化建设
Select
论社会全面进步的文化关切
邹广文,杨雨濠
2016 (
2
): 57-60.
摘要
(
1673
)
PDF
(669KB) (
671
)
当代中国已经进入了追求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新阶段,要切实关注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协调发展,聚焦于推进社会的全面改革。在这一发展背景下,社会发展需要文化引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下,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要解决好文化生态优化、文化创造力提升、社会道德环境净化以及全民族文化信仰大厦的构建。在推动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的视域下,要以文化发展、公民文化素质的提升为着力点,在思想精神层面,要关注人的精神超越意识,将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与精神境界作为社会全面进步的基本目标;在社会实践层面,要直面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采取系统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进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建设
喻文德
2016 (
2
): 61-66.
摘要
(
1556
)
PDF
(936KB) (
615
)
价值观是制度的内在灵魂,制度是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制度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具体内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转化为制度安排的内在价值观、具体的规章制度以及赏善罚恶的奖惩机制。价值观念变革、价值观念认同、价值观念践行是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化的重要原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搞好制度的顶层设计、价值评价和重建道德秩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制度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沉淀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与功能探究
苗瑞丹
2016 (
2
): 67-72.
摘要
(
2106
)
PDF
(928KB) (
1070
)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标志性文化现象,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层文化内涵与价值元素。传统节日所具有的文化特性与社会功能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和认同、培育和践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现代社会转型与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节日面临着观念的淡薄化、活动形式的单调化、文化寓意的庸俗化和西方节日的冲击与挑战。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保持固有民族特色与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推动传统节日的现代转型;要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依托,增强传统节日的群众参与性与文化形式的丰富性;要以政府为主导,推动传统节日运作模式的革新与节日文化品牌的打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建设
Select
精准扶贫:中国扶贫开发模式的内生变革与治理突破
莫光辉
2016 (
2
): 73-77.
摘要
(
1902
)
PDF
(980KB) (
1924
)
贫困问题是我国“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从扶贫开发的时间进程维度和扶贫开发规划的顶层设计角度来阐述精准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模式的战略调整。从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确把握致贫原因、滴灌式的精准帮扶、共享发展成果等方面来全面把握精准扶贫内涵,指出精准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体系的建构要素;并从精准扶贫目标、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主体、精准扶贫过程等方面分析了精准扶贫治理模式转型,认为精准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政策的丰富拓展。精准扶贫的治理突破路径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构全面全程精准化的机制、完善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参与格局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价值导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新医改视角下我国政府卫生支出绩效评价
孙玉栋,臧芝红
2016 (
2
): 78-85.
摘要
(
1475
)
PDF
(1032KB) (
650
)
对政府卫生支出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衡量,是规范政府卫生支出行为的迫切要求。通过分析新医改对我国政府卫生支出绩效评价的影响,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构建政府卫生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单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赋予权重,对绩效评价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论提出进一步提高我国政府卫生绩效的建议,包括优化卫生资金投入方向和结构,注重同时提高投入绩效和产出绩效水平;创造基层发展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人力投入和资本投入的协同作用;医改重心继续下沉,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的同时提高医疗服务效果;加强财政监督和奖惩机制建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态文明建设
Select
深化生态文明研究的理论体系与方法
曹顺仙
2016 (
2
): 86-89.
摘要
(
1251
)
PDF
(686KB) (
890
)
生态环境问题的复合性、复杂性、不确定性与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广义性决定了生态文明研究不可能仅靠现行的生态整体思维便能深化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深化生态文明研究的基本内涵包括:确立自然—人—社会“三位一体”、动态演进的生态文明思维,提出并论证基于自然、人和社会三大领域发展需求的生态文明学科群,建构由一个主题、两个基本点、三大论域和四种关系领域等互相联系、协同创新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以微观、中观、宏观和宇观的分层同构创建深化生态文明研究的方法论体系。通过思维转变和体系建构克服既有研究在视域、论域和方法上的偏狭,形成“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三者同时并举、互为犄角的生态文明建设方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生态和谐的伦理范式
周国文
2016 (
2
): 90-94.
摘要
(
1171
)
PDF
(877KB) (
819
)
生态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社会和谐是生态和谐的良好前提。生态和谐的社会共识是在逐步凝聚观念认识之相同点的进程中把握自然地理条件、环境发展状况、公众动态思想与社会进步趋势等因素以增强伦理共识点。改革进程中的中国需要真正形成生态和谐的社会伦理共识,一方面以生态和谐全局推动社会和谐整合,以提升和谐能量及优势;另一方面以和谐社会引导生态和谐优化,转变生态失衡,推进生态文明。有确切路径的道德模式须落实在每个公民都可践行的可持续的伦理范式上。生态和谐的伦理范式,希求塑造的是整个社会机制的生态良心以及在生态良心审视下的生态行动。为了实现生态和谐的伦理范式,我们对待自然应该审慎思虑、合理行动与有效转向。一种可持续的伦理范式将在公民生态道德建设的有效推动下以和谐观念为引导支撑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党的建设
Select
推进法治型党组织建设
方世南
2016 (
2
): 95-100.
摘要
(
1552
)
PDF
(868KB) (
800
)
法治型政党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着力点和归结点是法治型党组织建设。法治型党组织建设是一个有着多方面任务的系统建设工程,应从法治文化建设、法治制度建设、法治行为建设、法治作风建设、依法办事能力建设等“五位一体”建设所形成的合力中予以深入推进,其中,以培育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方式为主要内容的法治文化建设是重要内容;法治制度建设是促进法治型党组织其他建设任务得以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法治行为建设是通过党组织领导干部及其成员的学法、尊法、守法、执法等法治行为表现出来的;法治作风建设是指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法治态度或法治行为风格;依法办事能力是指各级党组织以及党员干部在法治思维指导下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和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党校姓党”论
王久高
2016 (
2
): 101-106.
摘要
(
1870
)
PDF
(976KB) (
1060
)
“党校姓党”有其历史基因和传统,把其确立为党校的根本原则既是对党校办学传统和经验的政治升华,也是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战略考量的。习近平关于“党校姓党”的论述,从政治层面、纪律层面和道德层面丰富和发展了“党校姓党”的内涵。“党校姓党”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在于党校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此,牢固树立“四种意识”政治坐标,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突出主业主课,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和内容;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纪律要求,落实严以治校;加强教师队伍道德建设和纪律要求,落实严以治教;根治学员不良学风,落实严以治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论资讯
Select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价值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2015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学术论坛述评
李鹏,周雪梅
2016 (
2
): 107-109.
摘要
(
1257
)
PDF
(673KB) (
837
)
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聚焦中国价值、阐释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2015年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学术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主题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价值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与会专家学者紧扣主题,从全球化的宏阔背景,聚焦中国价值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塑,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价值重塑的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回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学理基础和现实路径以及中国价值与传统价值、西方价值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研究马列经典著作的新视角和新观点—— 评《经典作家东方落后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著作和基本理论》
秦宣
2016 (
2
): 110-112.
摘要
(
1182
)
PDF
(520KB) (
7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