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作用
    杨昊月, 陈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4, 6 (3): 53-60.  
    摘要233)   HTML18)    PDF(pc) (1517KB)(232)    收藏

    新质生产力通过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作用日益显著。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力,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也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就业的高效性、稳定性、平衡性、发展性和丰富性提供了新动力。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强大的就业提质扩容效应,亟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建灵活就业规范管理的数字化体系,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健全支持体系稳住重点群体,构建新型劳动保护规制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与社会工作新发展格局
    李迎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4, 6 (2): 5-15.  
    摘要219)   HTML23)    PDF(pc) (1834KB)(177)    收藏

    中央社会工作部的组建在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事件,是传统(经典)意义的社会工作向“大社会工作”转变的标志性事件。大社会工作的出现既是适应我国新时代新征程的现实需要,也呼应了国际社会工作传统界限扩展的专业背景。大社会工作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将面临服务对象、服务领域、服务效能、专业地位、供给主体、学科形态等的全面转型。这一深刻的转型过程将伴随如何坚持社会工作的专业自主性以及新形势对社会工作专业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协调机制、激励保障机制、社会工作国际化等带来的各种挑战。因应新征程新使命,推进社会工作转型的目标是加快构建社会工作新发展格局:基于社会工作的本质定位社会工作与大社会工作的关系;加快构建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推动专业社会工作与本土社会工作的互构;以社会工作能力建设与人才培养为抓手;发挥党的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