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2016, Issue (5): 68-72.

• 社会建设 • 上一篇    下一篇

空间变动与“老漂族”的社会适应

江立华,王寓凡   

  • 收稿日期:2016-08-27 出版日期:2016-10-30 发布日期:2016-10-30
  • 作者简介:江立华,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寓凡,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研究生
  • 基金资助: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1&ZD036)的研究成果。

  • Received:2016-08-27 Online:2016-10-30 Published:2016-10-30

摘要: 基于空间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分析了“老漂族”精神层面的社会适应问题,揭示了“老漂族”社会适应的本质和问题,以及“老漂族”自身如何在客观环境下能动地策略性地实现社会适应。迁居所导致的空间变动,给“老漂族”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多重影响,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社会交往关系的断裂导致了“老漂族”的社会区隔,对原空间的依恋使得“老漂族”容易在精神上出现孤独、排斥、焦虑和无助等消极情感,严重影响了“老漂族”精神层面的社会适应。无法返乡的“老漂族”为实现精神层面的社会适应,依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再生产一个精神空间是其可能途径。由于“老漂族”社会适应能力有限,只有通过社会、政府和家庭的通力合作,才能帮助“老漂族”实现更高水平的社会适应。

关键词: “老漂族”, 社会适应, 空间变动, 空间依恋, 精神适应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