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2016, Issue (5): 107-112.

• 党的建设 • 上一篇    

“第一书记”助农村党建民生双提升—— 山东省“第一书记”制度建设实践探析

陶正付,李芳云   

  • 收稿日期:2016-08-13 出版日期:2016-10-30 发布日期:2016-10-30
  • 作者简介:陶正付,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芳云,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基金资助:
    本文系2013年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新探索——山东省‘第一书记’制度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前景研究”(项目编号:13CQZJ03 )和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执政安全的党内选举科学化研究”(项目编号:14BDJ047)的研究成果。

  • Received:2016-08-13 Online:2016-10-30 Published:2016-10-30

摘要: 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山东省从2012年起在全省范围内推行“第一书记”制度,在“抓党建、促发展、强民生”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党建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坚持基层党建和扶贫开发齐抓共进,强化地方主体责任,推进制度建设科学化、长效化,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当然,也面临“第一书记”的自身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队伍纳新不足、老化严重,党支部的战斗力有待加强;帮扶机制运行不畅,帮扶目标难以有效实现;帮扶任务与农村各项建设规划之间缺少有效衔接等问题和困难,需要统筹协调和改进完善。山东省“第一书记”制度建设实践为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扶贫开发,改善民生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第一书记, 农村党建, 扶贫开发, 改善民生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