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2017, Issue (5): 26-32.

• 经济建设 • 上一篇    下一篇

改革开放以来党协调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与启示

肖翔   

  • 收稿日期:2017-08-20 出版日期:2017-10-10 发布日期:2017-10-10
  • 作者简介:肖翔,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 基金资助: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工业化中的大国因素研究”(批准号:13CJL009) 、中央财经大学青年科研创新团队支持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受到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央财经大学)资金支持。

  • Received:2017-08-20 Online:2017-10-10 Published:2017-10-10

摘要: 中国作为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是我们长期面临的艰巨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形成了区域发展“两个大局”的重要思想。改革开放之初,在生产力基础薄弱的条件下,我国选择了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推动了中国整个经济的飞跃,但同时也带来了区域差距拉大。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探索区域协调发展,制定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中部崛起”等战略及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区域之间的差距,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十八大以来,实现区域发展由不平衡向趋于平衡、不协调向日益协调转变,成为我们党在新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提出协调发展理念,建设“三大经济支撑带”,加大“老、少、边、穷”地区的扶持,建设自贸区。其历史经验与启示在于:注重以市场为纽带,构建“三大经济支撑带”内生增长机制;发挥政府作用,突破落后地区发展的瓶颈;加强中央政府统筹,推动地方政府的合作;以“一带一路”为抓手,在开放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改革开放以来, 区域协调战略, 历史演变, 两个大局, 经验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