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2019, Issue (4): 55-62.

• • 上一篇    下一篇

构建生态经济体系的理论认知与实践路径

陈洪波   

  • 收稿日期:2019-07-08 出版日期:2019-08-11 发布日期:2019-09-10
  • 作者简介:陈洪波,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副研究员
  • 基金资助: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专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17YCXZD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Received:2019-07-08 Online:2019-08-11 Published:2019-09-10

摘要:

“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五大体系之一。什么是生态文明体系?生态经济体系是一种保持“生态中性”经济增长的经济体系,即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规律,在不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水平,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经济体系。它的具体特征是:生态影响最小化和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零碳可再生能源为动力驱动、清洁生产与生态产业链有机衔接、简约无废的物质消费与丰富的非物质消费并重。在实践中,构建生态经济体系,需要建立以反映生态要素稀缺性为基础的市场体系、以生态创新为依托的技术支撑体系、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以生态资本增值和价值实现为目标的投资体系和以生态经济效率和效益为引领的绩效评价体系;同时,也需要建立健全生态资产产权制度、研究制定引导性产业政策、加快推进税收制度生态化改革、加强绿色金融制度创新和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关键词: 生态经济体系, 理论认知, 实践路径, “生态中性”经济增长, 制度机制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