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2019, Issue (5): 53-59.

• 文化建设 • 上一篇    下一篇

乡村振兴背景下守望相助美德的传承与发展

吴春梅,张梅梅   

  • 收稿日期:2019-03-09 出版日期:2019-10-11 发布日期:2019-11-27
  • 作者简介:吴春梅,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梅梅,华中农业大学政治与文化中心助理研究员
  • 基金资助: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视野下农民互助新论的中国式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9AKS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Received:2019-03-09 Online:2019-10-11 Published:2019-11-27

摘要:

守望相助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展,重在传承传统互助精神,发展现代互助精神,在传统互助与现代互助的契合中升华,在体系重建中实现乡村互助的普惠式无缝隙供给。农民守望相助正在遭遇阶段性的趋工具化、趋碎片化双重困境,面临互助精神难传承、碎片互助难攻克两大难题。没有农民守望相助的传承与发展,就没有中国底色的乡村文明实践和中国式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就难以成就乡村振兴伟业。因此,要大力倡导“自励自助、互信互利、利他奉献”的农民互助观,不断优化“政府—乡贤—农民”共同参与的乡村互助制度供给,构建完善“国家—社会—农民”协同的新型互助机制,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促进守望相助由传统家常伦理向现代家国伦理延伸,适应新时代的道德诉求。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互助, 守望相助, 时代诉求, 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