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2021, Issue (6): 84-91.

• • 上一篇    下一篇

三次分配的制度化体系构建——基于“个人—公共—文化”分析视角

罗婧   

  • 收稿日期:2021-11-08 出版日期:2021-12-11 发布日期:2022-01-27
  • 作者简介:罗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 Received:2021-11-08 Online:2021-12-11 Published:2022-01-27

摘要:

三次分配的制度化要走出是否“靠自愿”的争议。从历史契机来看,三次分配不是对既有收入分配体系“打补丁”,而是在构建社会成员自发调节的实践渠道的同时,在整个分配调节中引入道德原则、嵌入伦理关系。因此,三次分配的制度化既要考虑收入分配体系所面临的共同张力,注重与初次分配、再分配的衔接配套,也要从自身的分配逻辑出发来进行体系化的构建。在我国的社会文化中,个人的公共生活起始于家,继而从家到国,形成家国关联的差序格局。以此为线索,三次分配的制度化体系构建可以经由“家庭—社区—平台—国家”的框架将个人和公共链接起来,通过双向措施让家庭纽带、社区联结、平台支撑、国家统筹有机关联,促使自愿自发的分配调节成为公共治理和社会运行中的常态。

关键词: 三次分配, 高质量发展, 差序格局, “个人—公共—文化”, 制度化体系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