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2022, Issue (1): 13-22.

• • 上一篇    下一篇

马克思现代化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逻辑进路

何爱平, 李清华   

  • 收稿日期:2021-12-04 出版日期:2022-02-11 发布日期:2022-04-08
  • 作者简介:何爱平,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清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 基金资助: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JZD005)

  • Received:2021-12-04 Online:2022-02-11 Published:2022-04-08

摘要:

在马克思视野里,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出现为拐点,标志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演进过程的分析蕴含了其关于人类社会现代化一般特征和发展趋势的深刻论述,包括生产力的极大飞跃、生产关系的变革、科学技术的推动带来机器大工业的普遍应用、商品经济的繁荣和世界市场的发展以及形成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它起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逻辑进路表现为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推进主线,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整凸显矛盾运动中的阶段性演化,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实现递进式发展,以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构成内生运行过程,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多元复合目标,重塑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世界市场格局。中国式现代化既秉承了马克思关于现代化演进的理论内涵,又成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逻辑进路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