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2022, Issue (1): 60-70.

• • 上一篇    下一篇

城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政策执行逻辑研究

郭施宏, 李阳   

  • 收稿日期:2022-01-22 出版日期:2022-02-11 发布日期:2022-04-08
  • 作者简介:郭施宏,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讲师|李阳,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讲师
  • 基金资助: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青年项目“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下垃圾分类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研究”(21SRC018)

  • Received:2022-01-22 Online:2022-02-11 Published:2022-04-08

摘要:

进入强制实施阶段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的核心逻辑由自愿性和鼓励性转变为责任性和约束性,但实践措施和理论研究均未及时跟进。本文基于田野调查的案例研究,分析强制阶段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困境,提出政策执行的转换逻辑与实现机制。目前,政策执行的困境包括:共识不足,强制性信号传递不明显,垃圾分类的主要目的不清晰;动员偏差,过度依赖自愿型政策工具和第三方个体或组织;约束失灵,处罚和收费机制失去约束力,公众在选择性激励上知行不一,物业主体责任难以落实。因此,垃圾分类政策执行需实现三个逻辑转向:首先,构建由“自发意识”向“集体责任”转变的共识机制,采取“接地气”的宣教模式,明确呈现垃圾分类的目的;其次,构建由“弱正激励”向“强负激励”转变的激励机制,清晰传达分类政策的强制性信号,逐步弱化正向激励措施并落实垃圾计量收费制度;最后,构建由行政监督向社会监督转变的监督机制,促进垃圾投放过程的去匿名化、处理过程的透明化、监督方式的灵活化。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强制分类, 政策执行逻辑, 环境治理, 实现机制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