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苏红键. 以新空间格局承载新发展格局:流动、集聚、均衡[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3, 5(3): 62-70. |
[2] |
陈兵, 夏迪旸. 新发展阶段平台互联互通论析[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3, 5(1): 36-46. |
[3] |
魏波, 李夏洁. 坚持问题导向——深刻把握理论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3, 5(1): 5-11. |
[4] |
杨宏伟, 蒲文娟. 论伟大建党精神的信仰向度[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2, 4(5-6): 106-115. |
[5] |
胡莹.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数字鸿沟审视[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2, 4(4): 60-69. |
[6] |
苏红键. 人口城镇化趋势预测与高质量城镇化之路[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2, 4(2): 48-56. |
[7] |
何爱平, 李清华. 马克思现代化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逻辑进路[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2, 4(1): 13-22. |
[8] |
高正礼. 论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特质[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1, 3(5): 5-10. |
[9] |
赵义良. 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中促进人的现代化—— 评《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及其发展研究》[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1, 3(4): 93-96. |
[10] |
贾立政. 实事求是: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1, 3(3): 5-7. |
[11] |
苏红键.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基础与方略[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1, 3(2): 46-55. |
[12] |
侯衍社, 侯耀文. 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0, 2(4): 11-20. |
[13] |
任晓伟. 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对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创回答[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0, 2(4): 5-10. |
[14] |
田鹏颖. 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0, 2(2): 21-28. |
[15] |
韩庆祥. 论中国道路及其本源意义[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0, 2(2): 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