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2015, Issue (5): 84-89.

• 社会建设 •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村社区的“二次空心化”问题探析—— 以武汉市D村的新村建设为例

江立华,王斌   

  • 收稿日期:2015-09-08 出版日期:2016-05-03 发布日期:2016-05-03
  • 作者简介:江立华,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斌,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
  • 基金资助: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1&ZD036)的研究成果。

  • Received:2015-09-08 Online:2016-05-03 Published:2016-05-03

摘要: “二次空心化”是伴随着新农村社区建设而产生的新现象。与传统的村落空心化相比,“二次空心化”在动力机制、生计结构、社区性质和可逆程度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产业支撑匮乏、对“增减挂钩”政策的片面使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不完善以及实际操作对原有住房分配规则的“变通”,都导致了“二次空心化”程度的加深。同时,“二次空心化”也引起了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双重贫困、农村阶层分化的加剧、社区共意的溃散以及留守问题的复杂化。因此,积极探索“二次空心化”风险的化解机制,是当前创新农村社区治理机制的关键步骤,包括树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探索“因地制宜”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健全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考评体系、引进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等。

关键词: 农村社区, 空心化, 二次空心化, 社会困题, 化解机制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