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2018, Issue (1): 64-69.

• 社会建设 • 上一篇    下一篇

共享思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及其意蕴——以群学为视角

宋国恺   

  • 收稿日期:2017-09-18 出版日期:2018-02-11 发布日期:2018-02-11
  • 作者简介:宋国恺,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 基金资助:
    本文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世纪以来北京市转居农民就业状况调查”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SHB003)

  • Received:2017-09-18 Online:2018-02-11 Published:2018-02-11

摘要:

共享思想深深根植于包括群学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之中,并且具有自身深厚的意蕴。群学是中国本土社会学,是体现合群、能群、善群、乐群等要义,实现“群居和一”的社会发展目标的一门学问。共享是在以民为本的基础上,社会成员在发展进程中共同分享应获的物质资源及精神愉悦的过程。共享包括天人共享、国民共享、阶层共享、分工共享、弱者共享等多个维度。民利为本是共享的原则,裕民以政是共享的主张,差等分配是共享的方式,礼义分之是共享的机制。重视中国本土的学术资源,可以找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基因和源头;可以丰富发展共享发展理念,并付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进程之中。

关键词: 共享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群学(本土社会学), 群居和一, 共享机制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