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1期 刊出日期:2018-02-11 上一期    下一期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若干问题思考
    马晓河
    2018 (1):  5-13. 
    摘要 ( 1011 )   HTML ( 54 )   PDF(1700KB) ( 796 )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政府经济管理工作的主线。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因在于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传统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就是要从供给侧入手,围绕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推进改革,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以需求为导向增加有效供给,路径是以市场为导向增加资源配置活力,动力是以改革为引擎增加有效制度供给,最终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形成供求结构高效对接、生产力得到解放发展、经济保持中高速、产业迈向中高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处理好长期与短期的关系、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只有加快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才能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驱动:国有企业战略目标与定位的再思考
    高德步
    2018 (1):  14-20. 
    摘要 ( 1008 )   HTML ( 17 )   PDF(1462KB) ( 688 )  

    创新是国家战略的核心,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枢纽。国有企业是国家创新战略的引领者和践行者。国有企业要发挥国家创新战略的主导作用,必须将创新作为根本的战略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进行战略定位,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创新扩散和军民融合等作为战略重点。这一方面要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改革国有企业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将创新作为国有企业考核和激励的主要指标,建立适应创新时代的国有企业考核激励制度;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必须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自身的改革和创新,改革科研体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突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主导作用,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民营企业创新发展
    张培丽
    2018 (1):  21-29. 
    摘要 ( 998 )   HTML ( 13 )   PDF(2160KB) ( 1071 )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民营企业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民营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但同时巨大的市场空间、“互联网+”发展以及消费升级等也为民营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如何将这些空间变为现实,就需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民营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明确创新思路,分类创新:在大企业产业链中创新、联合创新、引领科技创新、在细分领域创新和进行模式创新。在明确创新思路基础上,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需要做到:一是顺应产业升级规律;二是坚决贯彻“工匠精神”;三是积极创新融资模式;四是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五是准确把握市场需求。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提高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研究
    方世南, 尤西虎
    2018 (1):  30-35. 
    摘要 ( 1049 )   HTML ( 11 )   PDF(1297KB) ( 954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崭新命题,这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全新价值诉求和目标定位,也是新时代党建具有新气象新作为的重要任务,对于全面从严治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有助于我们在党的建设中以强烈的问题意识为导向,准确把握构成党建质量的基本要素,牢固确立提高党建质量的科学理念,注重加强党建质量管理和推进党建质量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若干重要问题的思考
    侯衍社, 侯耀文
    2018 (1):  36-41. 
    摘要 ( 1146 )   HTML ( 10 )   PDF(1270KB) ( 979 )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关系全局、意义重大,要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探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表现和特征、内在动因和应对办法。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上升性、系统性、复杂性和变动性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动因,最关键因素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正确履职尽责,最根本因素是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历史主体作用,最基本因素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推动。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最重要的是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科学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二是更好发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反作用;三是坚定不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四是更好发挥执政党领导核心作用;五是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现代化建设事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建设
    创新完善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
    毕吉耀, 李慰
    2018 (1):  42-49. 
    摘要 ( 892 )   HTML ( 13 )   PDF(1966KB) ( 931 )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发展环境变化和阶段转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既包括开放范围扩大、层次加深、领域拓宽,也包括开放方式创新、质量提升、布局优化。未来,我国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站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高度,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着力构建全方位主动对外开放新格局,着力推动对外贸易多元平衡发展,着力培育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着力统筹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着力加快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着力增强参与引导全球经济治理能力,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模式:一个基本框架的分析
    王玉玲, 郑思海
    2018 (1):  50-56. 
    摘要 ( 1043 )   HTML ( 14 )   PDF(1444KB) ( 537 )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认识重构了财政主体、依据、客体和职能,是对财政认识的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学应反映这一深化,探讨研究中国特色财政模式。中国特色财政模式是由政府一般财政和国有资产财政组成的双结构良性运行机制,其优化思路,包括清晰架构,健全预算制度;完善政府一般财政与国有资产财政融通机制;完善国有资本财政;规范国有资源资产财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建设
    返贫预警机制构建探究
    范和生
    2018 (1):  57-63. 
    摘要 ( 915 )   HTML ( 15 )   PDF(1792KB) ( 1293 )  

    在精准扶贫农村贫困治理思想指导下,我国减贫事业已取得历史性新突破。但脱贫人口返贫问题突出,拉低了脱贫成果和质量,其根源在于贫困人口自身的脆弱性。返贫问题的前期预防是在治理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理性辨识和分析贫困脆弱性的政策环境预警、自然环境预警、主体自身预警三种返贫预警类型,对返贫原因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由预警信息机制、组织预警机制、长效衔接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和考核监督机制组成的返贫预警机制,严防脱贫人口返贫,巩固并稳步扩大脱贫成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共享思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及其意蕴——以群学为视角
    宋国恺
    2018 (1):  64-69. 
    摘要 ( 1149 )   HTML ( 9 )   PDF(1359KB) ( 679 )  

    共享思想深深根植于包括群学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之中,并且具有自身深厚的意蕴。群学是中国本土社会学,是体现合群、能群、善群、乐群等要义,实现“群居和一”的社会发展目标的一门学问。共享是在以民为本的基础上,社会成员在发展进程中共同分享应获的物质资源及精神愉悦的过程。共享包括天人共享、国民共享、阶层共享、分工共享、弱者共享等多个维度。民利为本是共享的原则,裕民以政是共享的主张,差等分配是共享的方式,礼义分之是共享的机制。重视中国本土的学术资源,可以找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基因和源头;可以丰富发展共享发展理念,并付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进程之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龄化背景下养老项目PPP模式研究
    孙玉栋, 郑垚
    2018 (1):  70-75. 
    摘要 ( 1049 )   HTML ( 13 )   PDF(1369KB) ( 1507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是我国养老事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和指导方针。通过分析我国不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所导致的养老问题,引出养老服务领域的PPP发展模式。在系统性分析我国PPP养老模式的发展优势和现阶段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权责关系,合理设计投资回报机制和质量评估体系以及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养老PPP运作模式等相关建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发展理念视域下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策研究
    于法稳
    2018 (1):  76-82. 
    摘要 ( 1085 )   HTML ( 14 )   PDF(1477KB) ( 646 )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包括农村水土资源的核心和基础地位亟待确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产业发展仍未实现突破、农村文化建设严重滞后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为此,绿色发展理念视域下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策建议:从战略层面切实保证水土资源的核心和基础地位;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农村居民生态福祉;发展中医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污染密集型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玲, 夏晓华
    2018 (1):  83-88. 
    摘要 ( 764 )   HTML ( 11 )   PDF(1266KB) ( 868 )  

    同步提高环境质量和技术水平的绿色创新战略是应对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手段,而准确评估产业绿色创新效率,找准影响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是制定绿色创新战略的前提。以污染密集型产业为例,将能源投入和环境污染纳入产业创新效率的核算框架,构建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 指标,对中国工业部门污染密集型产业2002—2015年绿色创新效率进行动态测算,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对关键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22个污染密集型产业2002—2015年绿色创新效率呈明显提升趋势,多数产业主要依靠绿色技术创新获得效率改进。环境规制、外资进入均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管理创新具有显著的影响,研发投入对绿色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党的建设
    习近平党的政治建设思想论析
    王可园, 齐卫平
    2018 (1):  89-95. 
    摘要 ( 1145 )   HTML ( 14 )   PDF(1481KB) ( 990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论述,为习近平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滋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有关论述是习近平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习近平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指导解决的问题是:党内政治生活“四性”不强,党内政治生态受到污染,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理想信念动摇滑坡、“四个意识”不强、政治觉悟不高、政治能力不足;基本要求是:以坚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为灵魂、以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核心和关键、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基础、以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为抓手、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以严明党的纪律严守党的规矩为保障;理论创新价值在于:“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治党理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实现了党的建设观的新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布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时代党建新要求的人民性意蕴
    赵汇, 毕研永
    2018 (1):  96-101. 
    摘要 ( 1015 )   HTML ( 11 )   PDF(1401KB) ( 628 )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新时代党建新要求的人民性思想,发端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话语,着眼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根植于中国共产党党建思想的发展脉络,具有鲜明的理论风格、时代特征和实践底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人民性思想,有序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形成了系统化制度化的理论成果。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必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基本思想,在治国理政和具体生活领域不断开拓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实践路径,始终做到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让人民评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增强学习本领
    朱洲, 颜吾佴
    2018 (1):  102-106. 
    摘要 ( 1098 )   HTML ( 12 )   PDF(1251KB) ( 566 )  

    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是新时代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切实增强学习本领是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的前提和基础。在新时代、新使命与新要求的时代诉求下,应着力增强党员干部的危机和忧患意识,坚持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终身学习与兼容借鉴的原则。要着力构建新时代增强学习本领的内容体系,包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看家本领;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提高执政本领;学习多元化基本知识,提升业务能力;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增强政治定力;学习党史国史和传统文化,从中获得智慧的启迪。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