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2021, Issue (4): 57-66.

• • 上一篇    下一篇

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协同—绩效”体系探究—— 基于动态空间视域

谢永乐, 王红梅   

  • 收稿日期:2021-06-05 出版日期:2021-08-11 发布日期:2021-09-17
  • 作者简介:谢永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发展合作学院讲师|王红梅,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跨域合作治理中的府际关系研究”(16BZZ077);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重点选题(培育)项目“动态空间视域下京津冀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绩效评价研究”

  • Received:2021-06-05 Online:2021-08-11 Published:2021-09-17

摘要:

大气污染问题严重影响着京津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现阶段,切实提升区域整体生态福利水平,是实现常态化“利益促动型”协同治理目标的战略要求。通过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机制演化分析发现:京津冀地区“协同—绩效”机制建设缺位,导致“闭环”体系难以自动循环升级、府际非对称利益博弈与多元要素联动滋生的内生性问题尚未被有效解决,从而无法在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政治位势及环境承载力等约束下推动地方政府以集体性自组织行为结成稳定的联防联控同盟。基于动态空间视域下“协同—绩效”体系的逻辑探究得出: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协同—绩效”推进,须在中央嵌入式战略引导与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扎根于省、市、县“治理规划—结构建设—过程管控—绩效评价—路径实践”的有序联动,实现府际“同效不同绩”的考核归责,防止“一刀切”式管制;与此同时,需通过促动大气防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益趋同、推进属地管理与区域联动的权责耦合、把控先行先试与全面推进的节奏,推动“协同—绩效”与“绩效—协同”的良性循环运转。

关键词: 动态空间视域, 京津冀, 大气污染, 协同—绩效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