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2021, Issue (4): 85-92.

• • 上一篇    下一篇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的活态化保护研究—— 以西南侗寨为例

杨浏熹   

  • 收稿日期:2021-03-05 出版日期:2021-08-11 发布日期:2021-09-17
  • 作者简介:杨浏熹,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医药学院讲师
  • 基金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文献采集、研究与利用”(16ZDA157);怀化市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项目“新时代背景下怀化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研究”(HSP2019YB09)

  • Received:2021-03-05 Online:2021-08-11 Published:2021-09-17

摘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理念与实践顺应时代的要求,进一步认知传统村落的“活态性”,强调如何协同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生态及文化等多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但传统村落“活态化”的方式、内容、目标及运作机制又因中国的特殊国情而有差异。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因群山峻岭的自然屏障,西南侗寨传统村落得以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获得有别于其他传统村落的“活态”特征及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因此,西南侗寨传统村落的“活态化”能基于其独特的历史、社会和空间背景,生成自我运行的内在发展机制,于日常生产生活中达成。要做到一是加强对原住居民主体性的认知与保障;二是建立以传统为根基的乡村现代化治理体系;三是依托传统产业升级,突破当地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矛盾的瓶颈。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传统村落, 西南侗寨, 活态, 活态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