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2021, Issue (6): 63-73.

• • 上一篇    下一篇

生态文明背景下可持续城市概念和要素探讨

王谋, 刘君言   

  • 收稿日期:2021-07-13 出版日期:2021-12-11 发布日期:2022-01-27
  • 作者简介:王谋,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刘君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 基金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角色定位的动态分析与谈判策略研究”(16AGJ011);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的绿色发展战略研究”(2021STSB01)

  • Received:2021-07-13 Online:2021-12-11 Published:2022-01-27

摘要:

生态文明背景下可持续城市建设并非简单地将可持续发展理念“降尺度”到城市层面,而是在城市层面赋予可持续发展更具体化、情景化和本土化的内涵,是在城市这一特殊的时间、空间尺度上,将可持续发展内化到城市建设的各个维度。目前关于可持续城市的认识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不足:第一,关注城市的内部均衡,忽略对其他城市或区域的环境负外部性和补偿问题;第二,过于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均衡目标,忽略了发展阶段性和地区差异性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体现;第三,城市形态是建设可持续城市的关键要素,但在目前可持续城市的定义中该指标基本缺失。生态文明背景下可持续城市是基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和水平,通过科学设计城市形态,优化城市对内对外功能,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实现经济发展、环境安全、资源利用、社会公平的动态平衡,不断提升城市应对风险能力、宜居水平、居民福祉和对外提供经济、环境与社会治理正外部性的城市。目前对可持续城市的认识还有待提升,其实施路径还有待具体化、机制化,可持续城市发展规划作为可以综合涵盖低碳、生态、产业、空间等专项城市发展规划的城市发展顶层设计,应该受到高度重视,并引领城市均衡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可持续城市, 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