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2020, Issue (5/6): 132-141.

• • 上一篇    下一篇

城市环境治理共治机制构建—— 以垃圾分类为例

郭施宏, 陆健   

  • 收稿日期:2020-09-15 出版日期:2020-12-28 发布日期:2021-02-03
  • 作者简介:郭施宏,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讲师|陆健,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 基金资助:
    本文系北京城市治理研究基地课题“北京垃圾分类处理的多元协同和社会共治研究”(20XN253);中国政法大学新入校青年教师科研启动资助“组织学习理论视角下环保社会组织政策倡导研究”(1000-10820672)

  • Received:2020-09-15 Online:2020-12-28 Published:2021-02-03

摘要:

在构建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背景下,通过以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为例,探究垃圾分类治理的迫切性、治理困境和共治机制构建。垃圾分类治理的核心要义在于减少生活垃圾进入填埋和焚烧环节,减轻垃圾填埋和焚烧产生的生态污染,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和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垃圾分类治理的困境包括分类根本目的未明确,优先处理次序不明晰;源头投放激励未生效,末端处理激励不合理;生产回收责任未承担,再生行业作用不明显;公众集体共识未形成,社区动员思路不完善。需确立以“无废”为核心的治理思路,构建新型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和公众参与的共治机制,促进垃圾优先处理次序制度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细节化和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内在化。

关键词: 城市治理, 环境治理, 多元共治, 垃圾治理, 无废城市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