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期 刊出日期:2022-06-11 上一期    下一期
    当代社会转型与民众婚育行为变化
    王跃生
    2022 (3):  5-17. 
    摘要 ( 453 )   HTML ( 29 )   PDF(2106KB) ( 386 )  

    中国当前生育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保持在低位与青年一代晚婚率上升、已婚者生育意愿和行为弱化有极大关系,而这又是中国社会发生了由农业、农村人口和乡村社会向非农、城市人口和市镇社会转化所致,是社会发展的表现和结果。对此,政府和社会组织可适度引导和矫正,为青年人适时婚配创造条件,为只生一孩、二孩的青年夫妇在子女入托、上学等公共服务方面提供制度性帮助,为三孩生育者提供具有较强理性含义的政策支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劳动力老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及其战略应对
    陆杰华, 韦晓丹
    2022 (3):  18-30. 
    摘要 ( 423 )   HTML ( 23 )   PDF(2246KB) ( 634 )  

    不断加深的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带来劳动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目前,中国劳动力老化态势日趋严峻,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老化程度日益加深但增速减缓,城乡、省际间劳动力老化程度严重不均,未来劳动力老化水平将长期保持在超出40%的高位,高度老化的劳动人口年龄结构将成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新常态。劳动力老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框架主要从劳动要素、经济结构、科技创新三方面展开:劳动力老化降低了劳动参与率和劳动生产率,放缓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削弱了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贸易模式的竞争优势,长远上看也不利于国家和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下一步超前应对劳动力老化的策略应从优化劳动力年龄结构、提升劳动力资源质量、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展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演变历程、趋势与政策建议
    张琛, 孔祥智
    2022 (3):  31-38. 
    摘要 ( 468 )   HTML ( 23 )   PDF(1611KB) ( 724 )  

    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依次经历了三个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盲目流动到限制流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逐步放开到全面放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以人为本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乡之间的“钟摆式”流动和流动半径缩小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典型特征。未来,人口结构变化将会深刻影响农村劳动力供给,县域将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战场。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要顺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客观规律、坚持渐进性户籍制度改革思路、加大对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和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劳动力市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共同富裕与新就业形态下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高质量发展
    孙守纪, 王国军
    2022 (3):  39-49. 
    摘要 ( 421 )   HTML ( 16 )   PDF(1937KB) ( 467 )  

    如何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增加其养老储蓄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共同富裕理念的指引和新就业形态下,高质量发展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目标是积极吸引中低收入群体参保,提高其养老储蓄水平,缩小第一、二支柱面临的两个差距过大的问题,实现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的均衡发展。结合理论分析和国际经验,建议在需求端引入准强制的自动加入机制,解决个人养老金的非强制性与参保意愿之间的矛盾;在供给端建立低成本的综合性养老金公共管理平台,解决个人养老金的缴费要求与缴费能力之间的矛盾;在制度端通过建立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解决个人养老金精算公平与缩小养老金差距之间的矛盾。总之,解决上述矛盾的根本思路是实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通过制度创新,推动个人养老金高质量发展,促进养老保险三个支柱的有机结合、均衡发展,进而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据分类分级制度的定位与定则——以《数据安全法》为中心的展开
    陈兵, 郭光坤
    2022 (3):  50-60. 
    摘要 ( 439 )   HTML ( 18 )   PDF(1910KB) ( 403 )  

    数据分类分级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前提和基础,是数据要素公平有序、安全有效流通的重要保障。我国《数据安全法》第21条规定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尚存在法律定位模糊与实施规则不清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数据安全法》第21条虽然建立了数据分级制度,但是目前仅为原则性规定,尚未构建数据分类的具体规则和操作标准。由于存在数据分类分级制定主体授权宽泛的现实问题,致使在实践中依托《数据安全法》第二章数据安全与发展的相关规范来支撑和实现数据保护与流动间动态平衡目标的可操作性不强。鉴于此,建议依据数据所具有的可共享性、复用性、多归属性、高度动态性以及使用加权属性等特征,统筹数据的发展和安全,运用场景化、动态化的方法,做好数据的分类分级及其制度实施。以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方式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以负面清单制度的施行,探索完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与交易活动的实施,搭建起数据分类与分级的贯通机制,推进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建设及发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经济监管现状及变革研究
    谢思, 和军
    2022 (3):  61-69. 
    摘要 ( 406 )   HTML ( 15 )   PDF(1964KB) ( 387 )  

    面对数字经济发展,既要秉持鼓励创新的原则,又要不断健全数字经济监管机制。从实践层面梳理我国近几年数字经济监管现状,并运用规制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数字经济为监管带来的挑战,即网络外部性与锁定效应造就新型竞争格局、数字平台的双边效应使非竞争行为具有隐蔽性、价格歧视的新特点占用更多消费者剩余、动态跨界的数字经济增加相关市场界定难度、数据驱动形成数字卡特尔与数字安全问题。从制定与执行的统一、行为与信用的统一、治理与智理的统一三个方面剖析数字经济为政府监管变革带来的机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由命令控制或行业自律向多中心共同监管转变、由放松监管或加强监管向以数治数转变、由监管人才或科技人才向数字监管人才转变的监管变革重点转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形象的经验性建构
    聂家华, 苏童
    2022 (3):  70-77. 
    摘要 ( 258 )   HTML ( 18 )   PDF(1485KB) ( 440 )  

    政党形象是政党的基本标识和重要软实力。奋斗形象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奋斗活动的结晶,是党的标识性政党形象,植根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建构于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坚持为人民奋斗,为百年奋斗实践注入不竭动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奋斗,汇聚磅礴奋斗力量;取得了彪炳史册的奋斗业绩,是奋斗形象最坚实的载体;坚持党的领导,从严治党,为党的奋斗形象建构奠定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形象的铸造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觉—— 基于“三个历史决议”文本的考察
    裴植
    2022 (3):  78-85. 
    摘要 ( 258 )   HTML ( 14 )   PDF(1587KB) ( 359 )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文本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自觉品格。通览“三个历史决议”可知,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觉在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三个方面有着较为集中的反映。政治自觉突出表现为自觉通过“历史决议”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确立正确政治路线、自觉通过“历史决议”凝聚全党共识和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思想自觉突出表现为思想方法论自觉和理论创新自觉;行动自觉则突出表现为强化组织建设的自觉、推进理论武装的自觉和进行实践探索的自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党的精神建设与党的建设总体布局
    肖娴
    2022 (3):  86-92. 
    摘要 ( 202 )   HTML ( 15 )   PDF(1195KB) ( 319 )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建设是对领导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斗争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强烈精神引领和深刻价值塑造的特定思想意识建设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的奋斗史上高度重视党的精神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是进一步从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加强了对党的精神建设的认识,使党的精神建设成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显著特征。党的精神建设在新时代党的建设布局中既具有整体性,又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党的精神建设拓宽了党的建设布局领域,推动着新时代党的建设布局不断适应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的规律性要求,以独特的视角创造性地回答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历史课题,进一步提升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系统观念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杨润聪, 洪向华
    2022 (3):  93-98. 
    摘要 ( 254 )   HTML ( 9 )   PDF(1194KB) ( 182 )  

    提升组织力是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任务。基层党组织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和任务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用系统观念,从“要素—结构—功能”三个层次分析,发现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面临着“基层式小范围存在”“纵横向结构相对失衡”和“基层社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三重相互关联的局限。对此,基层党组织可以依托党的领导优势,构建“一体化”的基层党建系统、基层工作系统、基层治理系统,打造能够发挥内在优势的良性循环,克服外界三重局限,实现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系统性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革命历史记忆阐释中的爱国价值拓展
    张卫伟
    2022 (3):  99-105. 
    摘要 ( 193 )   HTML ( 6 )   PDF(1435KB) ( 508 )  

    发挥革命历史记忆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其核心在于对其进行爱国主义阐释,旨在推动当下人民群众对于革命历史的感同身受,并愿意将革命历史中的精神财富和实践智慧自觉运用于今天的爱国主义行动中。既有革命历史阐释往往尊崇知识性取向的逻辑径路,注重解释革命历史发展过程以及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正当性,这是革命历史记忆爱国价值阐释的基础,但其凸显的“他者记忆”倾向不利于时空转换背景下个体对革命历史记忆价值的“切身性”理解,也不利于革命历史记忆爱国主义价值的整全性阐发。而从个体生命生存的共通性视角进行阐释,实现革命历史与当代生活的文化共通和情感勾连,有助于拓展革命历史记忆爱国主义价值的阐释路径,形成对革命历史记忆中爱国行为和思想的新时代接续,这在整全性和公共性的意蕴上深化了革命历史记忆的爱国主义价值阐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全域视野研究和推进我国社会建设现代化
    宋贵伦
    2022 (3):  106-109. 
    摘要 ( 185 )   HTML ( 8 )   PDF(911KB) ( 2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