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4期 刊出日期:2018-08-11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论中国共产党的战略定力——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的战略哲学考量
    辛鸣
    2018 (4):  5-11. 
    摘要 ( 1055 )   HTML ( 47 )   PDF(2191KB) ( 1288 )  

    战略定力是指在实践中保持自信、坚定、从容的一种素质能力、一种精神状态。对于在新时代统揽“四个伟大”实践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坚持战略定力至关紧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历练了坚定的战略定力也彰显出深厚的战略定力,具体体现为在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坚定不移的政治定力;用自己的逻辑范式与话语体系进行理论创造,实现理论指导的理论定力;谋定而后动不折腾,坚定保持政策稳定性、延续性的政策定力;面对风云变幻,平心静气、静观其变,“稳坐钓鱼船”的处变定力。中国共产党的战略定力是对战略定力辩证法的充分运用,该变时坚决变,不该变时坚决不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理论的十大基础范畴
    郇庆治
    2018 (4):  16-26. 
    摘要 ( 1249 )   HTML ( 26 )   PDF(1956KB) ( 888 )  

    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理论作为一种绿色政治哲学或环境社会政治话语体系的重要表征,是它逐渐确立起的一系列独特或支撑性基础概念或范畴。党的十七大报告、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系列论述等权威文献所提出或使用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理论、生态文明制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概念术语,就是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理论或话语体系的构建、传播与践行过程中理论意蕴或潜能丰富的十个基础性范畴,值得深入阐释与辨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建设
    现代市场体系完善进程中的监管体系改革研究
    沈宏亮
    2018 (4):  27-32. 
    摘要 ( 707 )   HTML ( 11 )   PDF(1346KB) ( 924 )  

    2009年以来,以整合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机构职能为核心的市场监管体系改革,对于简政放权、减少市场干预、推进综合执法和提高监管效率意义深远,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制约监管效率的体制性矛盾和潜在问题。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需要适应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考虑监管异质性、监管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垂直监管与属地管理的优劣势、激励机制等影响体制改革的因素,解决监管机构综合化与专业化、属地化管理与地方保护主义的冲突,通过合理界定责任,构建激发地方监管者积极性的长效监督激励机制,防止监管“放权”诱发的上级卸责与下级不作为风险,实现社会共治的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乡老龄人群医疗服务利用差别研究—— 以北方某大型城市为样本
    高秋明
    2018 (4):  33-39. 
    摘要 ( 485 )   HTML ( 10 )   PDF(1282KB) ( 717 )  

    以北方某大型城市为样本,使用医保行政数据,考察城乡老龄人群在医疗服务利用上的差别。从医疗费用和医疗可及性两个角度进行观察,发现城镇患者支付的医疗费用显著高于农村患者,获得的高质量医疗和全周期医疗服务项目的机会也高于农村患者,并且这一特征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更为明显。这表明城乡老龄人群之间确实存在多个维度的医疗服务利用差别。为了缩小这一差别,需要加强农村地区老龄人群的社会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地区医疗服务的软件水平,同时发展适合农村地区的慢性病管理模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建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逻辑理路、根本保障和价值指向
    张灿, 王进芬
    2018 (4):  39-44. 
    摘要 ( 1036 )   HTML ( 19 )   PDF(1251KB) ( 728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并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新时代党的建设重大理论创新和科学命题。从“党的领导”到“党的全面领导”的话语转换,体现了执政党对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的建设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障,全面从严治党的功能和效果归根结底要落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上来。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蕴含着三重维度的价值指向,即政党维度、国家维度和人民维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纪检机关全面履行新党章赋予的职责和任务
    杨新光
    2018 (4):  45-49. 
    摘要 ( 841 )   HTML ( 10 )   PDF(1133KB) ( 632 )  

    从党章对党的纪律检查机关职责和任务的规定入手,分阶段梳理了十九大以前纪检机关职责和任务的历史演化过程。总结了全面履行新党章赋予的职责和任务应把握的四个方面原则,即要着眼于探索解决一党长期执政下的自我监督问题、服务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始终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和坚持稳中求进的总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个方面重点路径选择,即履行好监督这一首要职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发挥好协助党委履行主体责任的作用,始终坚持把抓作风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约束和激励并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化建设
    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与实现民族复兴
    石书臣
    2018 (4):  50-58. 
    摘要 ( 1083 )   HTML ( 13 )   PDF(1824KB) ( 843 )  

    社会文明程度,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侧重在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和目标,主要体现在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培育良好社会风尚、提升公共文明素养等三个方面。其中,公民的文明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文明言行、健康心态等内容;良好社会风尚主要包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崇尚科学,崇德向善、守法光荣,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互爱互助,崇尚节约、合理消费,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等内容;公共文明素养主要包括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文明、文明使用共享平台等内容。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蔡春玲
    2018 (4):  59-62. 
    摘要 ( 947 )   HTML ( 13 )   PDF(957KB) ( 81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提出新的要求,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应自觉承担起理论教育、凝聚人心、培育时代新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传播中国声音的历史使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围绕宣传事业的新特征,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要以制度设计为保障、理论阐释为关键、路径创新为重点,着力在实践上探索创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建设
    超大城市治理:国家治理的新时代转向
    赵孟营
    2018 (4):  63-68. 
    摘要 ( 841 )   HTML ( 9 )   PDF(1174KB) ( 652 )  

    超大城市是中国特色的全新共同体形式,它在政府与公众之间关系、公共事务、公共舆论三个方面呈现了超前意义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使得超大城市治理获得了超越地方性的意义,无论是在国家统治逻辑转型的意义上还是在执政逻辑转型的意义上,超大城市治理已经上升为国家治理的新时代前沿。作为国家治理前沿的超大城市治理,必须聚焦于超大城市的公共权力体系现代化建设、超大城市的公共政策供给体系现代化建设和超大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层治理视域下城市社区服务发展的历史思考—— 以上海市为例
    张海
    2018 (4):  69-77. 
    摘要 ( 745 )   HTML ( 10 )   PDF(1691KB) ( 1251 )  

    我国社区服务的发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回顾这一历史,社区服务始终在特定的基层治理框架下,围绕基层治理的现实需求发挥积极作用。在基层治理的视角下,其大致经历了基于街居制的社区服务架构形成期,围绕社区建设的社区服务升级期,基于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社区服务创新期。在目前,社区服务的现实发展同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具体要求之间仍然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社区服务的快速转型需求同传统概念理解之间的矛盾;社区服务的公共化趋势同分散型组织体系之间的矛盾;社区服务的品质化发展同服务传输阻滞之间的矛盾。为此,新时代的社区服务需坚持以居民为中心完成服务再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经济精英参与贫困村产业培育的激励机制—— 基于广西地区部分县域的观察与思考
    卢小平
    2018 (4):  78-83. 
    摘要 ( 685 )   HTML ( 11 )   PDF(1358KB) ( 670 )  

    乡村经济精英因其生长于乡村,且立足乡村经济获得精英地位,在精准了解贫困群体需求,精准选择和培育产业方面更具比较优势。广西地区部分县域的乡村经济精英,通过精准选择产业,敏锐把握新经济模式,在获得自我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在带动贫困户发展方面有较好的表现,他们的成功更直观地展示了乡村经济精英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价值。为更好地发挥这些乡村经济精英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作用,建立多元主体分工协作机制,改进相关政策设计,便利乡村经济精英参与一些项目,多渠道增强乡村经济精英的获得感,采取有力措施治理“精英俘获”避免乡村精英价值扭曲,通过多方面措施激励和强化乡村经济精英更深入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产业化经营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黎元生
    2018 (4):  84-90. 
    摘要 ( 1096 )   HTML ( 26 )   PDF(1471KB) ( 1990 )  

    顺应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开展生态产业化经营,关键在于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及其相应的制度技术条件。从资本运动的角度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具有延续时间漫长、域值空间弹性大和区域分异明显等特点。为此,需要建立可交易的生态要素产权制度,培养新型的生态产业化经营主体,完善科学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机制,探索多元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法治视角探究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
    赵旭光, 李红枫
    2018 (4):  91-96. 
    摘要 ( 764 )   HTML ( 9 )   PDF(1385KB) ( 656 )  

    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在监管主体上以政府为主;在监管对象上以生产者为主;监管手段上以行政监管为主。“政府刚性监管,生产者被动执行监管要求”的监管体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社会治理环境的变化,这种传统的监管模式开始出现各种问题:政府环境监管职能与经济管理职能存在冲突;环境监管对象的庞杂造成监管力所不逮;行政监管“运动式”监管短期有效,长期存在弊端。从法治视角来探究生态环境机关体制改革,应做到:从政府监管到多元监管,实现全民共治、共享;从监管生产者到监管环境要素,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从“运动式”到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实现对环境监管的全面监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党的建设
    增强制度执行力:依规治党的实现路径
    蔡文华
    2018 (4):  97-101. 
    摘要 ( 836 )   HTML ( 9 )   PDF(1162KB) ( 603 )  

    党内制度在规范政党组织和党员行为方面起到基础性作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是执行制度的主体,他们能否严格遵守党内各项规章制度是中央推进制度治党的关键。从制度执行的要素看,主体责任不明确、制度认识泛化、制度内容错位、制度监督松软是影响制度成效的主要原因。深入推进依规治党,需要加大制度执行的力度,构建内容简明、分类合理、易于辨识的制度体系,强化党内制度监督主体的责任落实,在党内形成执行制度的价值认同和文化共识,夯实制度执行的思想根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精准扶贫中村党支部功能的理论思考与实证考察
    李卉, 高正礼
    2018 (4):  102-108. 
    摘要 ( 845 )   HTML ( 17 )   PDF(1655KB) ( 844 )  

    系统分析村党支部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问题,是推进精准扶贫以及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需求。以习近平有关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基层党组织的一般功能为出发点,可以将这一功能定位为核心领导、队伍建设、致富引领、宣传扶智、资源整合、基础保障等六个方面,为评估以及矫正村党支部的扶贫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当前村党支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具体行动为推进基层党组织扶贫工作提供了基本经验。未来村党支部应当构建具备功能主体多元化、功能方式多样化、功能策略精准化和功能结构科学化四个特点的“扶贫整体功能体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论资讯